一、電解法
生產方法及過程如下:將原料氯酸鈉水溶液連續的加入到電解槽的陰室內,在陰室內按下式由氫離子和氯離子連續的將氯酸鈉還原為二氧化氯和氯氣。NaClO32H2ClClO212Cl2H2ONaCl。
用陽離子交換膜將陽室和陰室分隔開來,將兩室之間接通電流,二氧化氯在陰室內產生,副產物氯氣也在陰室產生,這樣二氧化氯可以連續的將副產氯氣還原成氯離子,這些氯離子可以作為反應的直接還原劑使反應順利的進行。氫離子在陽內產生,然后遷移至陰室為還原氯酸鈉提供酸性環境通過控制加料量使提供氯酸鈉還原所用的氯離子和氫離子保持平衡,陰室內連續的生成二氧化氯,同時也連續將陰室內產生的氯酸鈉溶液分離出來,從而實現了連續生產。通過電解得到的二氧化氯氣體經過氫氧化鈉復合液的吸收得到產品亞氯酸鈉溶液。二、化學法
目前,化學法是國內外常用的制備亞氯酸鈉的方法,即在硫酸提供的酸性環境當中以二氧化硫、氯離子、甲醇、過氧化氫等作為還原劑還原氯酸鈉得到二氧化氯氣體,然后再結合雙氧水為還原劑的吸收工藝得到亞氯酸鈉。
1.二氧化硫法:用二氧化硫作為還原劑來進行二氧化氯的生產的方法較早是在1930年由美國馬蒂遜堿業公司開發并且實現工業化的。該方法的生產過程為:將二氧化硫氣體用空氣進行稀釋,然后吹入到氯酸鈉和硫酸的混合溶液當中,在25℃~40℃的條件下進行反應產生二氧化氯氣體,反應器中氯酸鈉的實際濃度通常為02mol/L,硫酸濃度通常為45mo/lL,二氧化氯的收率在90\%以上。經過吸收塔吸收后就可以得到產品亞氯酸鈉。此反應當中,硫酸只是用來提供反應所需的酸性環境,并不用來參與反應主要反應方程式如下:2NaCIO3+SO2H2+SO4-2CIO2+NaSO4+H2SO4。還工藝成熟可靠,操作起來簡單方便且易控制,二氧化硫便宜也增加了該工藝的可行性。缺點是二氧化硫的轉化率較低,所以產品中常常伴有二氧化硫氣體。另外該方法中二氧化硫的來源主要是采用硫磺燃燒,因此,二氧化硫氣體中常常夾帶有硫磺顆粒,這些顆粒很容易使生產管路發生堵塞,給操作帶來大的不便;
2.食鹽法:食鹽法是以氯酸鈉、氯化鈉、硫酸為反應原料進行亞氯酸鈉的生產。氯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氯化氫,然后氯化氫還原氯酸鈉得到二氧化氯氣體,二氧化氯氣體經過氫氧化鈉復合吸收液吸收得到亞氯酸鈉溶液。主要反應方程式為:2NaClO3+2NaCl+2H2SO4-2ClO2+Cl2+2Na2SO+42H2O。
上述就是為你介紹的有關亞氯酸鈉的制備方法的內容,對此你還有什么不了解的,歡迎前來咨詢我們網站,我們會有的人士為你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