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劑溶液被計量泵抽取到進水管道內與原水一起進入機械混合池(拌和速度為459r/min)中混合均勻,以后混合液進入絮凝池(拌和速度為47.8r/min),絮凝完畢后,從上端進入膜池。每個膜池內為了確保在一個運轉周期內能夠進行2種不同投加量混凝劑的試驗,在全部流程中規(guī)劃了2套一樣的并聯(lián)運轉設備H和I,如圖1所示。設備H內進行每種混凝劑5mg/L投加量的反響,設備I內進行10mg/L投加量的反響,運轉3個周期為一組試驗;繼而進行下一組15、20mg/L投加量的試驗,一樣分別在H、I內進行。總體上考察5種混凝劑4種投加量的作用,需完結10組試驗。
選用的膜組件由兩簾膜絲構成,總的膜面積為36m2,規(guī)劃通量為30L/(m2?h)。原水的進水流量規(guī)劃為1.2m3/h,膜池上端的溢流口能夠將多余水量排出。一個運轉周期為23h,中止后,先對膜絲曝氣2min(曝氣量為12m3/h),然后聯(lián)系產水反沖洗[12,13]一起繼續(xù)5min(反洗水量為2.4m3/h)。每2組試驗間將各反響池排空,進行維護性化學清潔[14],向每個膜池中各參加1L質量分數為10﹪的NaClO溶液,曝氣混勻,浸泡15~20h,使兩膜池內膜絲的通量根本康復到一樣水。
全部中試設備選用以SiemensS7-300型可編程操控器(PLC)技術為基礎的操控體系。體系由中心操控站、數據通訊網絡、設備級操控器及壓力傳感器構成,超濾膜產水、物理清潔等進程均為PLC操控。變頻抽吸泵由氣泵、電機、變頻器、流量傳感器組合而成,流量傳感器設在膜池后的集水管道中,和變頻器均與中心操控站相連接。管道中水流流量的改變形成流量傳感器輸往操控站的信號發(fā)生改變,PLC中設定的程序主動操控變頻器調整電機轉速使氣泵抽吸力發(fā)生改變,然后膜絲表里的跨膜壓差(TMP總能確保超濾膜通量的恒定。置于膜絲外表和內部的壓力傳感器一樣將每分鐘的壓力信號傳往中心操控站,主動生成TMP數據,保存在操控體系的內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