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11日表示,5月份以來,中國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但仍在高位增長,要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艱巨。
按照官方計劃,“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0年)單位GDP能耗要下降20%。但前四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4.38%,完成進度落后于時間進度要求。今年第一季度,單位能耗不降反升,升幅達3.2%。
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有12個地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上升;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業增長19.6%,同比加快17.3個百分點。
為如期兌現承諾,中國官方近來采取了取消電價優惠等密集措施,限制高耗能行業過快發展。解振華今天透露,截至目前,這些措施已初見成效。5月份,六大高耗能行業生產同比增長15.8%,增速比4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也低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從地區看,24個省區市高耗能行業增速比4月份回落。
雖然較一季度節能減排形勢有所好轉,但解振華指出,現在距離年底僅有6個多月時間,加上經濟發展的巨大慣性,以及政策措施落地需要一定時間,任務依然艱巨。他并透露,部分地區高耗能行業增速仍在繼續加快,個別地區增速達30%以上。
解振華稱,加強重點地區節能監管是實現“十一五”節能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官方將采取專項督察、合理控制重點地區能源供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手段促進這些地區的節能減排。
據悉,這些重點地區主要包括三種情況。其一是完成節能目標困難較大的海南、貴州、寧夏、青海、新疆等5個地區;其二是能源消費總量較大的河北、遼寧、江蘇、山東、河南、廣東等6個地區;其三是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的四川、廣西、山西等地區。
國家發改委今年早些時候透露,已給各地下達命令,要求向國務院上報本地區今年的節能減排目標和實施方案,“所報方案必須確保完成‘十一五’目標”。明年,官方將對該目標完成情況算總賬,實行嚴格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