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氣辟谷法
“咽津納氣是入行”。一般辟谷都以此法為基礎,而閉息法是主要的方法。《抱樸子·內篇·雜應》中載:“有馮生者,但單吞氣,斷谷已三年,觀其步陡登山,提一斛許重,終日不倦。又時時引而略不言語,言語又不肯大聲。問之,云:斷谷亡精費氣,大忌也。”東漢張衡,吐納不食。再如北魏寇謙之李皎,服氣絕粒數十年,九十歲而有童顏。唐中書舍人謝良弼妻王氏師事吳筠修煉,絕粒咽氣,神和體輕,時有奇香異云,臨映居第。唐李泌絕粒咽氣,身輕,能自屏風上引指使氣,吹燭可滅。郭休“有運氣絕粒之術”。褚伯玉“煉氣餐霞,積年絕粒”。北宋王鼎,能辟谷飲氣,人不見其飲食。
2、丹藥辟谷法
丹藥,一種是普通丹藥,人人可配制;一種是地元,只有真人才能煉成,得之一粒,大者可以立即成真,轉化色身,在氣化色身方面有不可思議的。當然,外丹也有層次,有的外丹服之僅能辟谷,不能氣化肉身。《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中記載:晉代尹虔子隱居華山,得仙人管成子蒸丹餌術法,服之辟谷,體骨輕健,色如童子。魏晉道士張重華,服胡麻(黑芝麻)玄丹,久久不復飲食,身體輕強,反易故形(脫胎換骨易舊容)。金代吉志通“不火食,但餌黃精、蒼術,精神清澈,行步如飛(《陜西通志》)。
3、祈愿辟谷法
祈愿法,就是發一個愿望,希望自己辟谷。不過是心念專一于祈愿上,一念誠信,即可通感,內可感通自己的元神而自然辟谷,外可感通成道真人而得到加持。1994年,我想外出打工、修煉,為了減去飲食上的顧慮,在家先修辟谷法,祈愿老師加持。不管老師是否加持,信號是否溝通,你一定要有誠信而不生疑,這樣,你自己的元神信號首先就啟動了。若疑信交攻于心,則心不定,氣不聚,辟谷難成就。就好比拜神,你恭恭敬敬地拜神也是拜你自己——訓練了你的恭敬心,虔誠心,并不是說你給神多拜就多得福,而是“自拜神性”。所以,一下子就進入辟谷狀態了
4、胎息辟谷法
能修成胎息,辟谷不在話下。葛洪說他的祖父葛玄由于修成了胎息,還能在水下打坐修煉,辟谷又算什么呢?《晉書·許邁傳》中寫這位靈寶派大師“常吐納氣法,服氣一氣千余息……遂善于胎息”。別人呼吸一千次,他才呼吸一次,從而能辟谷,而有童顏。等于一小時才呼吸一次,能至此境,丹道必成。吐納咽津乃胎息之基礎,胎息又是內丹術的基礎,采藥與見玄關都離不開胎息之功。
真息是比胎息更深的內呼吸。西漢孟節修成胎息,口含一棗核,十年不饑。唐代嵩山女仙焦煉師生于南朝齊景間,至唐時,容若五十許,胎息絕谷,行走若飛。唐代張果真人胎息辟谷,食時唯美酒及“三黃丸”(黃芪、黃芩、黃精)。
5、食蔬辟谷法
今人張琪十六年只吃蔬菜,不吃五谷、肉類、雞蛋,就是食蔬辟谷法,一般在初期辟谷或初學辟谷時可學之,還可食棗。如唐代的羊音感遇仙人,“后不喜谷氣,但飲水三升,日食百合一盞。身輕,骨節皆動,抖擻如竹片拍板聲。”可見,他的色身也轉化了。百合潤肺生津,補氣,是上品美食。
傳說黃帝時的古仙赤將子輿“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能隨風雨上下”,也即輕身御風而行,這也屬于食蔬辟谷。
6、誦咒辟谷法
一類是誦念一種“辟谷咒”而直接辟谷。這種“咒”實際是一種明理、煉神、傳導信號的韻文。其二是“咒物辟谷”。如咒棗,然后食棗就能辟谷。取五方之氣(觀想),然后默頌法言,吹氣于棗上,食之。平時意守丹田,咒棗時要觀想北方黑氣,東方青氣,南方紅氣,黃氣,西方白氣,都凝聚于此棗中了。至于咒語,你慧心一悟,靈機一動,自己也會給自己生出“心咒”,只要能表達你的愿望,讀來朗朗上口就行。當然要含有修真玄理。
7、觀想辟谷法
觀想本身是煉神。
“假設(想)人不見,日久見真情。假愿化真愿,凡念化真心。心之變為陽,不變者處陰。此精至一顛,無有不生靈。至于其法度,問德心性行。今德為藥引,昨德是藥根。長久守住德,天設地應成。”
這一訣把內煉中觀想的玄理概括無余,真人之方甚簡易,還望讀者三思行。觀想日久,精氣神凝,自生妙用,德是藥引都在真心。
后漢武陵人黃敬,字伯嚴,飽讀經書,曾入仕,后修道。隱修霍山,八十年后又登中岳,服氣斷谷,每日觀想赤星出現,久之,周身如火而熱。200歲時返老還童,成了“地仙”。他觀想而周身生熱是內丹效應,大藥生成之后,周身都熱。大藥生成者,單衣過冬,辟谷不食是自然之事。
還有一種觀想法,想咽入黃氣入胃,就可以辟谷不食了。這是常用之法。漢代支子元給清靈真人裴元仁傳過此法。
8、導引辟谷法
導引主要為煉形。現代的辟谷法大多是服氣、觀想、導引之法。《傳》中記載東漢時丹陽人沈建好道不仕,“學導引服食之術,還年卻老之法……故建遂斷谷不食,輕舉飛行,或去或還,如此三百年,乃絕跡,不知所之也”。唐代商棲霞真人,居白石山下,于彭祖洞中修煉導引之術,并長吐納之道,絕食谷物30多年。元代的去留馨遇異人而得辟谷導引之術,不飲食。
9、守一辟谷法
守一是修煉辟谷之本,只要你有志于辟谷,精神專一,即可辟谷。道經中說“守一,若饑,一與之糧;若渴,一與之漿”。“一”是形而上者,可以指神、氣、道。“守一”也可指精一于某種方法。如精一于服氣,你就能辟谷;精一于服餌,精一于導引,都可以促成辟谷。關鍵是你能否做到精一執中,微妙察照。精一于辟谷,可成丹道。
10、神修辟谷法
元神自主,自然而然地會出現辟谷,辟谷也是神修丹法中的一個過程。青龍山人前輩說:“既是過程,有開始就應該有結束,從無意始,亦要終于無意。有一種人,饑腸餓肚而不知缺什么,此可曰意識中斷,耗的是元神,不是坐化‘升天’,就是衰竭殞命,還強之名曰‘過關’。有的人‘關’是渡過去了,可其培煉出的精華——元神將不復為生,更不要談什么功能。”
實際上,神修的含義有二。一是真人(成道者)幫你修煉,如元照夢見有神人告訴她“不必五谷雜糧,刻意修煉”,并給她傳了大洞法、靈寶經。這就是“夢中神授”。這個“神”不是宗教中的“神靈”,而是歷史上成了道的真人。其二是你自己的元神修煉,韓子展太尉于夜間見到有青氣從元照鼻端出,化為三寸左右的嬰兒,色如琉璃,這就是她修出的神體,聚則成形,散則成氣。
11、自然辟谷法
“另一種人是自然辟谷,不饑不餓,也有精神,天之助也。然而此中也有天數。天不助無道之輩,德不扶難明之人。人的意識中若出現信號需定數中止辟谷,執于有形而不服無形之數者,盛陽少陰。強奪天源是罪一,喧賓(識神)奪主(元神)是其罪二;自罪其神是三。”
當然,定數中需要你辟谷,你且被后天氣所困而不能辟谷,也是喧賓奪主,自罪其神,自輕性命。
自然辟谷有三句話,而且可以貫通于一切辟谷之中:不饑餓,不想吃,你就不吃,而且身體越來越精神。狀態不是饑餓,不想吃;方法是不吃;效應是越來越精神。
12、信息辟谷
真人加個信號就可以辟谷。如感夢,或與真人談話,或得到真人所施之物而辟谷。比如現代,有不少人聽嚴新前輩的報告,看他的書而能辟谷,與他交往而辟谷。當然,這也講緣份。北京的丁靜與嚴新結識后辟谷,她爸爸后來成了嚴新氣功協會的理事長。如今嚴新氣功辟谷現象已引起了國外科學界的重視。
唐代達觀子李筌,在驪山下遇見一老母,為他講《陰符經》,然后又給李筌施了一頓麥飯,李筌自吃了老母之飯后,就絕食了,從此辟谷修道,還寫出了《太白陰經》、《中臺志》等書。宋代趙自然真人,夢見一道者,自言姓陰,狀貌魁偉,綸巾素袍,髦發斑白,引他至山中,對他說:“你有道氣,我教你辟谷法”,便給他一支柏葉嚼,趙自然醒后,神氣清爽,一聞火食之氣即嘔,遂辟谷,只吃點生果,飲泉水。據說道者是漢代陰長生真人。信號的傳遞比較玄妙,也不好說,容易引起別人的誤解而被視為“偽科學”。但這確系客觀現象存在,應當給予嚴謹的科學研究才對。
以上是粗淺的劃分,有些內容是互相交叉的,并不能截然分開。比如真人施物而辟谷就有信息在;而誦咒與祈愿、觀想都有關。
辟谷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
服氣辟谷法
1.食氣法
食氣法是辟谷服氣的重要修煉術,《莊子》、《韓非子》等文獻中,就有關于“食氣卻谷”方法的記載。自然界龜、鶴、蛇、鹿等動物之所以長壽,在于其“食少而服氣”,故《卻谷食氣》篇中有“深息以為壽”的說法。自戰國以迄明清,食氣卻谷之法沿襲不衰。
功法:
(一)修煉者可于夜半子時、清晨初寤及空腹之時,擇取空氣清新、環境幽靜之處修食氣法。
(二)修煉者站立坐臥隨意,修煉時靜心凝神,掘除雜念,待心靜氣和,即呼修行。先閉口,以鼻緩緩引氣,待吸滿后將口中清氣如吞咽狀咽入腹中;隨后想象體內穢濁之氣,待吸滿后將口中清氣如吞咽狀咽入腹中;隨后想象體內穢濁之氣隨吐而上出于喉中;待吐氣已極則閉口,再行引氣吞咽之法。如此吐納一次,稱之為“一咽”。
(三)初練者每日應不少于百咽,熟練后可增益其數。在練食氣法的同時,應適當減少食物的攝入量。一般在修10天后,可使攝食量明顯減少,而精神卻較往日更為飽滿。
服氣法是一種內丹靜功修煉方法,主要通過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并結合存想以充實內氣。
2.穴位采氣功十三法
采氣就是從天地宇宙空間、日月星辰及萬物之中,將各種不同能量流、信息采集體內。盜天地,奪造化,激發自身內在的潛能,補自身不足,培養充實自身元氣,加速天人合一高妙境的早日實現。
宇宙的正氣不同于五谷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大能源。學會廣泛吸取萬物之氣,才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以補充人體能量的消耗。
采氣的機理是要通過練功者意念作用,使自己全身毛竅穴位自動打開,使自身封閉場向外開放。這時人體吸收體外各類能量流及信息的本領加強,使體內的能量流、信息進行交換,純化體內能量流,并獲得高能能量流,激發人體潛在能力,從而產生各種特異功能。
(零)、采氣預備式——凈體功
(1)站立、坐在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均可。一般應取站立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稍成外八字,膝微屈,兩臂自然下垂放于身體兩側,身體要正直,使百會與會陰穴成一直線,下頜微收,舌抵上腭,口唇輕閉,目視前方,微閉雙眼,面帶微笑,自然呼吸,排除雜念。
(2)想象自己在一處風景美麗的高山之上,意想全身膨脹變成無限大,意想身體向天上宇宙星際無限拉長,頭部伸向宇宙上空銀河系,雙腳伸入地球中心,穿過地球。周圍有霧狀的白色氣流在腳下飄飄游蕩,這時仿佛天底上只有我一人,周圍除日月星辰和光明外什么都沒有了。我的身體充滿了整個宇宙空間,想象全身皮膚沒有了,關節也不存在了。
然后觀想自身氣體從顱頂升起,與宇宙上空的太陽慧光能量流融通,想象頭頂上空的太陽、胸前方的月亮和腳下的地球,各慧光能量流放出的光芒將身體內外照得透亮,這時身體就像一個很亮的光體在整個宇宙空間放大光明。今后練功要保持這種境界,在這樣的意境下練功可使你長功很快。
(3)然后吸氣,意想全身皮膚。隨呼氣默念“松”字,要意想全身皮膚表層張力隨“松”字而逐漸消失,呼吸要深、長、勻、細。如此呼吸放松3遍后,再放松全身肌肉、筋膜、骨骼和關節、五臟六腑、大腦,每個部位各放松3遍,后從上向下總體放松3遍。
具體操作就是隨呼氣默念“松”字,意想從頭部松到腳下。這樣一個循環為放松功。如自我感覺放松不太理想,也可以再做一遍放松功。
(4)轉兩手掌心向外,兩手掌從兩側由下往上沿宇宙天邊畫弧。
雙手掌隨吸氣向上緩緩上舉時,意想將宇宙間全部慧光能量流聚集在頭頂上方的宇宙星空。隨呼氣變掌心向下,意想慧光能量流順雙手掌流下,貫人頭頂“百會”穴,這時雙手指尖相對沿身體正前方下降。意想貫人頂的光能量流自頭、頸、胸、腹,沿兩大腿下至小腿、腳底“涌泉”穴和腳大拇趾尖出去人地心,穿過地球進入宇宙星際。同時兩手導引至下丹田位置后放回身體兩側。按上法連續做30分鐘左右。
大多數采氣方法都要求將身體放到太空之中,意想所采之氣緩慢罩住自已形體。至于慧光色彩選取,一般開始時以金黃色、金白色為主。練功時間可在30分鐘以上,但是也可以十來分鐘,甚至幾分鐘。
無論任何時候都可以練此功,如行走坐臥等均可。呼吸可采用自然呼吸或逆腹式呼吸。長期修煉后,念力增強,意念宇宙慧光能量流聚起來,貫入病人頭頂百會穴后直達病灶處,或直接進入病區,意想病氣散開,病情好轉。這樣就調節了病者生物場,使病者康復。同樣,這種方法也可以集體發功治病、帶功等。采氣方法十分多,練功者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一、二種方法長期修煉,這樣才能練出功夫來。
(一)、采日精功法
步:舌尖輕舐上腭,存想心中有太陽如銅錢大小,紅色發光,吸氣時紅光從心中上來出喉至舌尖,存想一下,然后隨津咽下,并呼氣;紅光進入胃中,心中胃中皆是紅色,將整個體內普照通徹。呼吸好用逆腹式呼吸法。這樣反復存想,一個呼吸吞咽為一次。如果唾液少時,以意下咽就行了,其存想三十九次。每天日出時做為宜。
第二步:靜想太陽的光輝由鼻吸入,存放在天目(兩眉骨交會處,印堂上微凹處),并發光普照遍身,身體火紅透徹。這一步要吸長呼短,共三十九息。
(二)、采月華功法
步:存想腦中泥丸宮,有月如銅錢大小,照徹體內,如同白玉。吸氣時,存想此月下行至喉,然后出喉至舌頭,接著合口中津液咽下,呼氣,存想此月送入胃中、腦中、胃中同放光明,身體雪亮晶瑩如白玉,有清涼感,反復存想三十九息。此法好晚上滿月而做。
第二步:存想一日所采日精月華聚于天目,微微呼吸,由天目經腦后沿脊柱下達命門,再返轉上行,透過腦中泥丸宮,沿前額而下,舌尖處略停,再隨津液咽下,送入丹田,亦三十九息。
(三)、形體采氣功法
形體采氣功法是一種比較高級的采氣法。它要求練功者的經絡穴道全部通達,而且形成了體呼吸,方能進行。是體呼吸是一重要的關鍵。
體呼吸法就是采用全身毛細孔呼吸的方法。吸時意念全身毛孔張開,吸進天地自然清靈之氣,呼時意想全身濁氣、廢氣、病氣排出。體呼吸法隨時隨地可以練,睡覺時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練到一定程度,往往全身產生升浮感,真是輕松愜意,飄飄欲仙,對失眠者也是一劑靈丹妙藥。
(四)、采天氣功法
練功者取站位,不拘方向全身放松入靜,眼微間,呼吸自然,同時意念整個天體之氣從上而下慢慢降落,罩住自己的形體,意念將自己置身于太空之中。然后采用體呼吸法,加強意念,將整個天體之氣吸入體內。采吸時,練功者先由頭部吸氣,逐漸擴大到全身。
當全身都感知外氣進入時,練功者可以加強意念,盡情采吸天體之氣,讓吸入的外氣沖通全身筋骨百穴、五臟六腑,此時練功全身有沖脹之感。
(五)、采地氣功法
練功者取站位,全身放松入靜、呼吸自然,在入靜同時意念整個天地之氣從下而上升起,逐漸罩住人體。在地氣上升的過程中,練功者先有地氣從雙腳進入,隨地氣的上升,逐步從腳底擴展全身。當氣感很強時,練功者將感到體態輕盈,并有身體上浮和受氣沖動之感。
(六)、采太陽之氣功法
練功者坐、臥皆可,放松入靜,呼吸自然,面向太陽,在入靜的同時,意想太陽之氣從上而下進入人體。當感覺全身沖脹時,練功者可以強化意念,將自己的整個形體置于太陽中進行熔煉,此謂之練體,時間可達半小時以上。
(七)、采月亮之氣功法
其法與采太陽之氣法相同,只不過當練功者全身沖脹有清涼之感時,不將形體置于月亮中去,而是引自己體內所吸之氣歸丹田結煉。同樣,形體采吸月亮之氣和結丹可以一起進行。
形體采吸太陽、月亮之氣,練功者亦可以背向太陽、月亮,意念太陽、月亮之氣從命門進入,直沖兩腎,可以壯腎。女子以采太陽之氣為佳。
局部采吸山水、花草、樹木之氣,其法與上相同。
定向形體采氣功法
采東方之氣法,練功者取站姿,放松入靜,呼吸自然,同時意念東方之氣由遠而從自己的上體右側進入形體,直至肝部。
采南方、西方、北方之氣法同上。但南方之氣由練功者胸前進入直至心臟,西方之氣由整個胸部進入肺部,北方之氣由腹部進入直至兩腎。
采之氣法。練功者取站姿,全身放松入靜,呼吸自然,意念上下之氣分別由下而上、讓吸入的外氣沖遍全身筋骨百穴,五臟六腑。
(八)、采天地之氣功法
練功者取站姿,全身放松入靜,呼吸自然,同時意念整個天體之氣從天上向下降落,整個大地之氣從地下向上升起。練功意念自己站立在天地之間,形體為無窮大。頭頂極天,為接天根,腳踏大地,為接地軸,讓天地之氣由上而下慢慢進入人體,大地之氣慢慢由下而上吸入人體,在人體中部肚臍(神闕)交會。
練功者意念交會后的天際之氣繼續下行直至練功者腳底,上升的大地之氣繼續上升至頭頂,使整個形體所吸天地之氣混為一體。此時,練功者體內勻成混元氣,其人體在氣和氣場的作用下,與天地合為一體。
(九)、臥式形體采氣功法
練功者取臥姿,全身放松入靜,呼吸自然、練功者可仰臥在地上或仰臥在床上,以臥草地為佳。
臥好后,練功者意念整個天之氣從上降下,由人體前面進入,整個地之氣由地下升起,從人體的背面進入人體,二氣交會相互滲透,勻成混元氣,沖遍練功者全身。入靜深者,練功者形體將變到無窮大,進入天地合一的氣場境界。行功時間約在45分鐘以上。完功后,自然收功。
人體的各個主要穴位也是采氣的重要通道,這些主要穴位是百會、神闕(肚臍)、命門、勞宮、涌泉。是神闕、命門、勞宮、涌泉更是常用的采氣穴位。
用穴位采氣關鍵是要打通這些穴位。而打通穴位,必須靠意念的力量,再一些動作。以下主要是打通勞宮、涌泉和百會的方法,掌握了這三個穴位的方法,舉一反三,其它穴位就好辦了。
(十)、開勞宮穴功法
勞宮穴是人體內外氣息交換的主要通道。勞宮打開后,練功者就非常方便地實現內氣外放,外氣內收,進而達到自然大宇宙和人體小宇宙平衡,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功法:雙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垂于身體兩側,頭頸端正,兩眼微閉,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片刻。然后兩臂向兩側平舉,同時掌指上翹,至兩臂呈一字形時,十指尖朝上。然后兩臂外旋,轉掌心向上,兩手緩緩上舉至頭頂上方,兩掌相合,用力向上一伸。然后慢慢沿身體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式。注意兩手掌面不要貼緊,應有空隙,然后,兩掌輕緩地向左水平擺動,意念兩手之間的氣貫入右勞宮穴,再輕緩地向右水平擺動,意念兩手之間的氣貫入左勞宮穴。如此反復導引。左右擺動的幅度不要過大,待熟練后,便可只有動之意,沒有動之形。
經上勢導引,氣感較強后,以意引氣。吸氣時,氣自下丹田上升 ——膻中穴——大臂、小臂內側——勞宮,稍停呼氣。呼氣時,氣進入另一勞宮穴——小臂、大臂內側——膻中穴——下丹田。
收功時,左手心貼準肚臍,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女性相反),先順時針方向從內向外繞圈按摩18次,再反方向由外至內繞圈18次(女性相反)。搓熱雙手,輕擦臉部數次。
(十一)、開涌泉功法
涌泉在腳心底,這個穴位的開通對于排除病氣,吸取地氣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涌泉的特殊的位置,不可能采取拉氣的辦法開通。所以主要是靠意念。練功者站坐皆可,先用意守法守住涌泉,待有感覺后,先默念“開涌泉,接通地氣,通九重地。”然后,意念內氣從腳小指到大指,沿整個腳掌邊沿轉一圈,然后從涌泉出去,深入地下,再引地氣上升,從足三陰經回到丹田,然后再循足三陽經下去到涌泉入地下,反復循環,后將地氣收回丹田。
(十二)、開百會穴功法
百會穴在頭頂,為清陽之匯海。此穴在上乘功夫中極為重要,此穴一開,天地宇宙的清靈之氣都能吸收過來。
(1)丹田補氣法。練功者自然站立,舌抵上腭.意守丹田練功。左手手心對準肚臍,右手背對準命門,手心手背離體約一寸左右,每練3~5分鐘左右要倒換一次,可練10-20分鐘。此功法增長功力很快。
(2)貫項法:練功者自然松靜站立,意守丹田,然后手從身體兩側輕輕抬起捧氣至頭頂,手心朝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對準百會三、五秒鐘后,意念雙手用力撲開頭頂,恢復自然站立式。第二次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這樣反復作3-9 次。這種功法可很快開天門穴。天門一開吸力很大,周圍一大片距離的外氣都可采入,長功很快。
總之,穴位采氣法,主要是打通穴位,穴位一旦打通,練功者無論是專門采氣也好,還是隨興而采,都可以及時吸取天地自然的清靈之氣,而獲得高能量物質。只要意念到,氣就能采進來。
丹藥辟谷法
“九轉”的重現
經查《藏外道書》,始見:
《外金丹》稱:用一炁鉛四斤,煉至金花現時,三種三熏蒸,三次畢砂乃壞胎,須用脫胎。再以金鉛作釜,將砂入鏆內,前鉛溶化裝釜上下,養火三日夜,要溫溫文火,十二時中尋真陽,莫教大火洩真機。再將此砂每兩用硫一錢貶過,入鏆封固文武三香,蓋上用熱水提之。冷定,取盞上靈藥聽用。
此謂脫胎尋西舍,配養作親情也。再將此過炁靈砂精之天昧,每四兩煉黃酥八兩,共入鏆封固,養三日火,取出為未入鏆再養三日夜,如此養火打火三養三打畢,謂之金砂。須煉精,精忝愈堅。如此三年乳哺,取出總大火一煉成餅聽用。須入鏆封固,化餅不致洩氣,再用母或一炁山鉛或金鉛四兩,入池用母配煉。初時如紅梅綻露墻角,仍叨大扇扇之。
若火小則銀面結英,必須大扇大火逼之至紅光滿面流射,方是火候,急退火。每兩投死神火三錢,周圍土覆。將此池次日開看,母成黃硫,煉九日夜。將此神火分作九次投之,仍不換鉛。
此丹成粉,將此硫乳養一七,神硫之氣愈靈。母子借霖不借形也,又用王水一兩配神火一兩同研。白芨為丸重一錢。金箔為衣,人銀盒內,仍入磁盒,用王水鋪底蓋頭,填實封固,養火一七取出,候煉母投之,此為攜子入母鄉。再配乳哺過之硫,每兩進神火一錢,分三次進入鼎撒嚴,養火三日。打一火,養火每次要足三日,乃謂煉神煉霖作丹頭。九轉完成大功。詩日:殊砂實死號真鉛,進退陰符力愈堅,再把黃吭來助煉,養砂奸貢妙進言。
一轉靈畹抱砂。將靈砂入兩,抱制過好神砂四兩,養火五七日:每一七翻騰一次。火用三方,每方火三兩。一七四指,二七三指,三七一指,四七幫盒,取出燒試無煙。將前煉庶母,進貢傳神,一七空養,一七如此伏母進貢傳神,三七空養,三次聽接。
二轉死砂進汞。將前一轉死砂人匱。磁盒內進生砂四兩,殊貢一兩養火一七,火用三方,每方二兩。離盒三寸養畢。其貢進入砂中,取出祖匱,養火三七,三方一頂。
三轉進汞點化。將前四子金砂作匱,進殊汞照前養之,名為三胎仙子,一錢開赤一兩。
四轉仙胎澆接訣。仍將三子金砂作母進貢,如前溫養伏熏聽用。
五轉仙胎變化訣。仍將四子金砂,進貢法一般。
六轉將前五轉金砂作母進汞。溫養法度如前,內長玉筍金芽,一粒點赤半斤。
七轉將前六轉金砂作母進汞,溫養如前陽霖陰生。恐有返還之病,養畢再用庚金制伏,接制進汞。
八轉將前七轉金砂作母,進汞溫養三日夜足,取出。
九轉將前八轉金砂,配合神火養成玲瓏,朝種暮收立點五金成寶。
十點化窗塵訣,將九轉靈丹入水鼎,行周天火既濟功六十日,開看紫粉凝霜,黃芽發耀,或化金粟,顆顆空懸,或化窗塵,飛騰滿鼎,服之返老還童,為陸地之仙矣。
以上將《藏外道書》中關于“九轉”的記載如實抄錄,其意不過是作為古代科技史料來介紹,供后人研究作參考。
我國南朝教徒、博學多藝的學問家陶弘景,對煉丹抱有嚴格的實驗態度,值得我們重視。當初梁武帝叫他煉丹,他感到為難,曾說:“吾能欲學李少君耶?”李少君以丹方欺騙過漢武帝,所以陶弘景引以為戒。后來,他在夢中覺得有人告訴他:“不須試,試亦不得。”
“世中豈復有白日升天人?”
這些都是他對于煉丹求仙沒有存成功希望的內心反映。不但在下意識有所反映,而且復見于行動,“于是乃不試。”所有這些,都說明陶弘景對于煉丹修仙的懷疑態度。古人尚如此,況乎我輩?
祈愿辟谷法
每日持誦“太乙救苦天尊”名號修持法
祈愿法,就是發一個愿望,希望自己辟谷。
然后(持名呼召,相感太乙),祈愿太乙天尊加持而得辟谷。
名號: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即靈符密咒,每日誠心誦持天尊名號,次數越多越好,天長日久自能與太乙救苦天尊相感,常得太乙金光能量加持及護佑,居家和諧,災障不起!其人亦有護法金甲神暗中護佑,祈。
又此人,在人遇到危難之事時持頌“太乙救苦天尊”就會得道救助,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人如遇到苦難,只要念誦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太乙救苦天尊就會隨聲應化,幫助人解憂排難,化兇為吉.對于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肉身壽盡,得蒙接引元神升仙,飛升東方極樂。
五,胎息辟谷法
1.什么叫胎息?
胎息的本義是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義是以下丹田高深層次的內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樣。胎息自成系統,不受外息(肺呼吸)影響,進入胎息狀態時,外呼吸依舊自然進行,但卻若存若亡。高層次者,可達口算呼吸停止。
2.胎息有什么用?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狀態,它孕育著宇宙生命本質的根本奧秘。中國古代修道者,在數千年的修煉中發現,胎息是長生之徑,仙道之門,是人體消除疾病、返還青春,與宇宙之氣融為一體的修煉佳境。修道者,無不把胎息作為修煉的高層次目標。
生命來自胚胎,本自胎息而發,重新返回先天的胎息是生命自我再生。進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發生返老還童的轉變。修煉胎息是從生命的根本上解決問題。
胎息主要的作用,是溝通人與體外能量的連接。
進入胎息,就如同在體內建造了一個生命能量加工廠,生命之氣將被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來,不足的補充(損耗的內氣能量),多余的去掉(體內的各種病氣和疾病隱患)。元氣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開始向生命的本根返歸,實現返老還童,其高層次是天人合一,長生永恒。隨著生命力的加強,人的免疫能力隨之增強,抵抗疾病、戰勝絕癥,保持青春,開發智慧,就有了根本的支持。
開啟了生命能源,就好象在體內要了一個設備,每當不舒服,它就會自動幫助調節。胎息是人生根本的保險。
胎息修煉到一定階段時,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己啟動“開關”,進行“充電”。更多的時候,它是主動地為人工作,常在人們為疲倦,需要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啟動胎息就好象在人體內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動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長壽運行。
更進一步講,不是你在煉胎息,而是胎息在煉你。
胎息被稱為現代無形殺手“心臟病”、“糖尿病”、“癥”、“高血壓”的克星。胎息對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癥、類風濕都有顯效。
女性在胎息的過程中,為明顯的是面部皮膚得到改善,變得細膩、紅潤,面容有光澤,這是任何美容手段都無法達到的效果,這是胎息使內分泌旺盛的結果。
男性老年人則會出現每日清晨無欲而剛的陽舉;臉上皮膚變緊,紅潤年青,黑斑顯退。
只有達到胎息,才能開發人體潛能,自我創造生命能源,支撐肉體生命常存不壞。
進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
在上乘修煉中,胎息的另一個作用是“胎息養胎神”。無胎息,則陽神不得發育,更無從“出神”。
正因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為古代圣人的,成為千古不傳之秘。千古為之折腰,歷代圣賢為之蹇足。胎息象一座無形的高山,橫臥在生與死之間,望不到它,捉不到它,解不開它,達不到它。
胎息是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它的發明早于內丹術,但它又是內丹術不可缺少的部分。胎息的淵源,可謂從有中華文化開始,就有了胎息的學問。而現今可查的“胎息”學術創源于老子,老子就是通過胎息的方式,達到“復歸于嬰兒”,“復歸于無極”的長生之道。
3.胎息的特征和層次
(一)啟動階段的特征
1、用調息法漸修的,主要表現在鼻翼扇動,胸悶憋氣,呼吸困難,三凹出現:鎖骨上凹陷,兩肋骨之間凹陷,腕腹部凹陷。小腹出現悸動,丹田呈脈沖式跳動。當丹田向命門跳動時,皮膚氣孔表現為吸氣,周身皮膚感到發涼,反之丹田由命門向回跳時,皮膚毛孔表現為呼氣,周身皮膚感到發熱。丹田自律產生后,全身充氣明顯,甚至四肢發麻。
2、用導引法或自發頓修的,主要表現為首先是臟俯搖動,接下來是命門沖動,腹腔大起大落,如脫兔,如躍鹿,像一個風箱在鼓蕩,有的人伴隨著一道道白光和大海洶涌之勢;后是丹田跳動。此時進入較為平緩的有節律的微動。腹腔有內吸的感覺。
1 吸:由會陰至尾閭上督脈,引頭頂;呼,內視任脈降到會陰。
2 吸:由會陰上升到下丹田,到帶脈雙分開至背后峽谷腰眼,然后雙上兩肩井(肩窩)定位;呼,由兩肩井雙走兩肘外陰維脈,走中指到兩手心勞宮穴稍停。
3 吸:由于雙勞宮穴走兩臂內側陰維脈,到胸前靠兩乳處稍停;呼,從胸前雙下至帶脈合歸一處,直達會陰穴稍停。
4 吸:由會陰穴上來,走任督二脈蹭的沖脈,直上到心下定位,不可過心;呼,由心下降到會陰分開,走兩腿外側陽蹺脈;下兩腳中趾到兩腳心涌泉定位。
5 吸:從涌泉上升兩腿內側陰蹺脈,到會陰歸一,再上升氣穴稍停;呼,由下丹田直達會陰穴定位。
上述功法又叫“十口呼吸調八脈”,先由生死竅(會陰、陰蹺)作起點,終又落在生死竅,故稱會陰為八脈總根。八脈一開陽氣升,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此法宜每日清晨練,以兩遍為宜,要以意領氣,心到、意到、神到,氣亦隨之而到。要二脈線路記熟用靈,開始記不準時;可分為內側和外側,分片上下。日日練就能心想到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觸。小周天速成法,開放型大周天與此法有相似的作用。
四、自然胎息法
這是在修煉中真氣交合時出現的,或是在性命雙修的虛空大定中出現的,屬自然胎息法。
以上四大類引動胎息的方法均屬漸修方法,來的較慢,一般敏感型的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遲鈍型的是要用十年以上的乃至終生的功夫。下面再傳授一種胎息頓法。
五、自發動引動法
在對自發動功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自發動現象可在人體任一部位出現,并可開發出該部位的功能。比如,用于四肢,可開發出功舞和神拳;用于手指,可開發出功畫,隨感治病等功能;用于舌頭,可開發出靈信語(語言神境通);用于胸腔,可開發出“靈鴿”現象;用于下丹田,則可開發出胎息……
用自發動引動胎息的方法如下:
1、要有“動引子”。如有已經出現過胎息的人,向未動者示范。
丹田氣機屐的腹部元氣鼓滿的起伏狀況,使未動者在潛意識深處;種下胎息之相的種子。極敏感型的人,相見之后就會靈性萌動聞息而動。敏感型的則會在丹田之氣充足時,在著意與不著意之間,自發頓入。凡能跳功舞,畫功者,均能用自發動引動胎息。
2、在經絡疏通,奇經八脈開啟,丹田元氣激活的前提下,只要經過適當的運動,周身溫煦,毛竅開后,便可在舒體仰臥時,丹田之氣頓然發動,修者便可頓入胎息。
3、在無“動引子”的情況下,在仰臥時,可進入一種自發動的狀態,加意讓下丹田出現自發動,然后進入著意與不著意之間,不久就會引動胎息。
4、不敏感和遲鈍型的人,可先練導引、調息、奇經八脈類型的功法,提高自己的根器,待奇經八脈開通后,加意“下丹田可以自發動”,在勞累之后的忘我休息仰臥中,會突然頓入胎息。
自發動引動法,又叫“相啟動”,是密而不傳的天機。它的價值就在于“等于一生”,有些人一生的修煉成就,還未必趕得上這的成就。以上傳授和介紹了五大類進入胎息的功法,到底練哪一個呢?能自發動的,練頓法;暫不能自發動的,練漸法。
動功部分練劍指樁,蛹動貫氣法和通周功、聚氣法,重點是胸腹蛹動和通周功塌腰;靜功部分練開通八脈法、調息法(任選一個),如果覺得八脈法不好記,練大小周天亦可。